适配器模式:把一个类的接口变成客户端所期待的另一种接口,使原本因接口不匹配而不能一起工作的两个类能够一起工作。
适配器有两种形式:类的适配器和对象的适配器。
类的适配器模式
结构图:
可以看出,Adaptee并没有operateB,而客户端期待这个方法。为了让客户端能使用Adaptee类,增加了一个中间环节,即类Adapter,把Adaptee的API和Target类的API衔接起来。Adapter和Adaptee是继承关系,这决定了这个适配器模式是类的。
角色:
目标角色:所期待得到的接口--Target
源角色:现需要适配的接口--Adaptee
适配器角色:适配器把源接口转换成目标接口
package com.design.adapter.classadapter;public interface Target { void operateA(); void operateB();}
Adaptee
package com.design.adapter.classadapter;public class Adaptee { public void operateA(){ }}
Adapter
package com.design.adapter.classadapter;public class Adapter extends Adaptee implements Target { @Override public void operateB() { }}
对象的适配器模式
结构图:
与类的适配器模式不同的是,对象的适配器模式不是使用继承关系连接到Adaptee类,而是使用委派关系连接到Adaptee类。
Adaptee中没有operateB方法,而客户端期待这个方法。为了使客户端能够使用Adaptee类,需要一个适配器类。这个适配器类包装了一个Adaptee的实例,从而使Adaptee的API能够和Target的API连接起来。Adaptee和Adapter类是为委派关系,决定了这个适配器模式是对象的。
Target
package com.design.adapter.objectadapter;public interface Target { void operateA(); void operateB();}
Adaptee
package com.design.adapter.objectadapter;public class Adaptee { public void operateA(){ }}
Adapter
package com.design.adapter.objectadapter;public class Adapter implements Target { private Adaptee adaptee; public Adapter(Adaptee adaptee) { this.adaptee = adaptee; } /** * 源类有A方法,所以直接委派即可 */ @Override public void operateA() { adaptee.operateA(); } /** * 源类没有此方法,需要适配器实现 */ @Override public void operateB() { }}
说明
适配器模式的用意是将接口不同而功能相近的两个接口加以转换,在这里包括了适配器角色补充了一个源角色咩有的方法。不要误以为适配器模式就是为了补充源角色没有的方法而准备的。